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提升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的业务能力和政治素养,为党支部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方向。12月11日上午10点,地学学院党委在X4520会议室举行了“领航先锋”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微沙龙。本次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微沙龙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地学学院党委承办,活动由学院学生党建工作负责人文强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关秦川担任分享嘉宾,学院党建事务中心指导老师胡佳慧以及学院全体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参与。

活动开展前,文强先简要介绍了“领航先锋”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微沙龙的活动背景,自2019年以来,学院党委已依托学校的研究生“领航先锋”工程项目陆续举办了7次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微沙龙,微沙龙活动已作为拓宽院内党支部书记工作思路,切实提升党支部书记业务能力的必要一环。

各党支部书记纷纷围绕党支部日常工作困惑,尤其是“党员作用发挥”这一主题,积极发言,讨论如何将党员参与活动的感受转化为实际行动,强化思想引领与理论学习。各党支部书记探讨了隐性思想动向转化为显性量化指标的合理性问题,加强与支部成员的沟通交流,注重发展流程内党员的积极性,将班团一体化建设与支部风气建设相结合,引导优秀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关秦川书记根据各党支部书记的探讨,深入解读“三会一课”制度,强调党建工作需与具体发展相结合,发挥党员个人带头作用,推动党建与学业共同进步。关书记强调,党支部书记之间应加强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升思想引领能力,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从而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此次微沙龙活动为党支部书记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有效促进了党建经验的分享与传承,为后续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各党支部书记纷纷表示收获颇多。
研24测绘第二党支部 胡州锦:在今天的微沙龙中,关于"隐性思想动向显性化"的讨论让我深受启发。以往开展党员教育时,常困惑于如何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化的行动指标。通过与其他支部的交流,我意识到可以建立"党员先锋指数"评价体系,将参与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科研攻关等具体行为纳入考核维度。
研24地质第一党支部 薛怡然:本次沙龙最深刻的收获在于关书记提出的"党建融入科研——双螺旋发展观"。作为地质工程专业党支部,我们长期面临党建工作与科研任务"两张皮"的困境。通过大家分享的"党员学术先锋岗"案例,我找到了突破口。同时也注意到胡佳慧老师提到的"发展流程内党员积极性"问题,我们计划推行"入党答辩积分制",正如关书记所言,党支部书记既要当好"举旗人",更要做好"播种机",让党建真正成为引领学科建设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