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   | English   | 高速铁路地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综合管理系统   | SWJTU-OSU合作办学项目

“岩”说“锋”采——做好事·学先锋漂流瓶活动

  作者:研23级地质第二党支部、研24级地质第二党支部     日期:2025-03-28   点击数:  

“岩”说“锋”采——做好事·学先锋漂流瓶活动

2025年3月18日,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党员在地质科研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研23级地质第二党支部与研24级地质第二党支部于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X4153教室内联合开展“岩”说“锋”采——做好事·学先锋漂流瓶活动。这是一场融合地质学科特色与红色精神传承的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好人好事”与“矿物岩石标本”的创意组合,让雷锋精神如岩石般在校园中坚实扎根。以矿物之坚见证初心,用先锋之光点亮青春!

活动前期,党支部广泛搜集感人故事与先进事迹,精心挑选出40份体现“雷锋精神”的新时代好人好事素材。在本次做好事·学先锋主题党日活动上,与会的党支部成员们仔细研读这些承载着正能量的“精神标本”,结合地质学科“脚踏实地、追本溯源”的学科精神展开热烈讨论,并积极分享自己的感悟与体会。

针对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突破理论禁锢,提出“三系法”,成功培育杂交水稻,解决了粮食问题的事迹,以及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比如培训外国技术人员,拒绝高薪,无私分享专利,个人荣誉归于集体的故事23级地质第二党支部的郑涵同志分享道:“袁隆平先生的一生堪称中国科学家的精神丰碑。最触动我的是袁隆平先生把个人荣誉融进十四万农业人才的成长土壤,将专利无偿赠予发展中国家的举动。如今的我们也应该学习袁隆平先生的事迹,继承袁隆平先生的精神。”


这些好人好事就像岩石标本中的结晶,让我们看到平凡中的闪耀。通过对雷锋精神的解读,党支部成员们更加深刻理解了“螺丝钉精神”与地质人“扎根祖国山河”使命的共通之处。

为扩大活动影响力,党支部特别定制了40个透明漂流瓶。瓶内不仅装有紫水晶、黑曜石、蛋白石等矿物标本,更附赠“雷锋精神故事卡”。在3月18日当天,这些特殊的“地质礼物”被放置在本科生宿舍园区,吸引了众多同学驻足。参与者可任选漂流瓶阅读故事,拍照记录并填写心得体会上传至党支部设置的收集表中,让传递雷锋精神的过程也充满学术趣味。


本次党日活动通过“矿物-精神-行动”的三重联结,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频共振。据党支部统计,在活动首日,放置于宿舍园区的全部漂流瓶即被同学们传阅欣赏,在回收的心得中涌现出诸多真诚暖心的体悟,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对雷锋精神的深入理解。

地质人研究岩石,更要传承雷锋精神之“岩”。希望本次“岩”说“锋”采——做好事·学先锋漂流瓶活动能让雷锋精神的种子像矿物标本一样,在同学们手中传递生长,真正实现“学”与“做”的深度融合。未来,研23级地质第二党支部与研24级地质第二党支部将继续探索“专业+思政”的特色模式,让红色文化在学科沃土中焕发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