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   | English   | 高速铁路地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综合管理系统   | SWJTU-OSU合作办学项目

戴世坤教授受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邀请做重要学术报告

  作者:黄丽敏     日期:2023-03-10   点击数:  

2023年3月9日下午三点,受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邀请,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戴世坤教授赴我校做《三维全息电磁勘探理论方法技术体系及应用与展望》学术报告。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赵晓彦致欢迎词,张志厚副教授介绍了戴世坤教授的主要科研成果。

在报告中,戴世坤教授从全息电磁法勘探的简介、理论方法研究、系统以及应用和展望等四个方面对全息电磁法进行汇报。戴世坤教授首先提出了常规电磁勘探存在的基本问题:一是收发模式单一,信息不全面不利于正确成像;二是由于场源效应的影响,对信息处理不当则会导致勘探结果出现严重错误;三是测量信息单一,某一特定的测量方法只能测量某一类型的电性信息。为了解决传统常规电磁勘探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升勘探效果和效率,戴世坤教授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一种三维全息电磁勘探方法。戴世坤教授总结了三维全息电磁勘探方法的特点:第一,其将电磁感应探测原理和几何测深原理有机融合,开展全区域测量,充分利用各区域的信息;第二,此方法采用类地震的全区观测交替覆盖观测系统,有效避免了场源效应的影响,利用全方位信息正确和准确成像;第三,该法采用差分-积分混合激励模式,增加发射场源极化模态,同时获取地下目标电磁场及电磁场梯度信息,从根本上提高电磁勘探分辨率。随后,戴世坤教授展示了三维全息电磁法勘探交错覆盖观测系统的示意图,介绍了交错覆盖观测的基本原理以及其观测数据信噪比高、勘探装备轻便、信息量丰富等优良特性。

进一步地,戴世坤教授详细地对均匀层状介质差分场源电磁响应特征规律进行了总结,其认为差分场源激励改变了电磁场的形态、改变了电磁场归一化异常响应的幅值和范围、改变了视电阻率曲线斜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成像的分辨率。接着,戴世坤教授讲解了空间-波数域方法的核心思想,指出此法是提高精度和效率的有效办法,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重磁位场、强磁场、直流电阻率法、电磁场和地温场的数值模拟中。

其后,戴世坤教授展示了三维全息电磁勘探方法在H3平台页岩气勘探、大杨树油气勘探等方面等应用,并表达了对该方法的期望。报告结束后,戴世坤教授和与会人员就报告内容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回答了对地震信号混叠的区分、如何识别最优分辨率、三维全息电磁勘探方法对底部异常体的识别能力及正演效率和反演速度等问题,并与张志厚副教授开展了关于如何提高成像精度的方式及确定发射源距离的探讨。正如赵晓彦副院长的欢迎词所说,戴世坤副教授精彩的学术报告为师生注入了新的学术火花。

最后,张志厚副教授为本次报告做总结发言,与会人员向戴世坤教授致以热烈的掌声。

附现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