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   | English   | 高速铁路地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综合管理系统   | SWJTU-OSU合作办学项目

卫星导航团队拓展学科研究新的增长点在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方向取得研究进展

  作者:冯威     日期:2025-01-14   点击数: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卫星导航团队,在取得大规模GNSS/北斗地基增强网络位置服务系统与数据融合处理平台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拓展我校“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学科的新增长点,针对复杂环境条件下GNSS卫星导航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和挑战问题,提出星/地融合增强技术,研究空间环境探测与空间天气,及其对高精度控制网建立、融合解算和完好性监测理论,建立基于星地融合增强的大型基础设施基准维持技术体系。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1429、42374021)和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

近日,团队研究成果 “Ground and Space (LEO) based GNSS Ionospheric Detection using Chapman Function ” 在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的期刊J GR Space Physics ( 空间物理 )上发表(第一作者李剑锋博士,通信作者为黄丁发教授)。该期刊定期发表与ASTRONOMY & ASTROPHYSICS研究领域相关的原创研究论文、评论以及行业研究的高水平学术成果、最新科学理论。该文章提出了联合地基CORS与低轨卫星(LEO)观测平台,研究星地融合电离层探测技术,克服了全球电离层模型在极区、海洋等区域精度低、不可靠等问题,并提高了电离层模型对地磁扰动的适应能力。

图1 论文快照

该研究结合连续运行参考站 (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CORS )和低地球轨道( Low Earth Orbit,LEO )卫星观测网络,开展地基/天基(Ground and Space-Based,G/SBased )联合电离层探测研究。主要贡献有: (1)结合CORS和LEO卫星观测网络,研发了 一种地基和天基联合电离层探测技术 ; (2)提出了一种基于Chapman函数的TEC同化算法,并在地磁扰动和安静环境下进行了 性能 测试 ; (3) G/Sbased联合模式相对于地面GNSS模式有显著的性能提升, 监测精度大幅提升。

图2 低轨卫星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3 G/SBased星地融合与单一地基GNSS穿刺点分布比较

通过研发GNSS星地融合电离层探测技术,充分利用最新观测数据,能够克服单一监测技术的局限,促进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提升应对航天器安全与通讯保障领域的挑战能力。该研究成果进一步推进了GNSS技术在高空大气探测领域的创新应用,为近地空间探测,空间天气预报,人造卫星、空间站设备安全保障等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4 地磁风暴期间G/SBased星地融合性能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9/2024JA032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