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忆九里时光,聚交大风华”——西南交通大学建校129周年校友返校日活动于九里校区篮球场顺利举行。1995届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校友曹化平、卢才金、刘道清、郭全元、吴家振、刘春生、李强、郭玉峰、秦帅华、江中平、李向东、刘兰利、陈外联、王青川、鄂宇共15人全程参与了此次返校日活动,共话青春记忆。
上午八时,学院校友陆续抵达地学大本营,领取物资,参加返校大会。活动以全体人员合唱《朋友》《曾经的你》拉开序幕,熟悉的歌声唤起在场每一位校友的青春记忆。



会上,1995届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校友代表曹化平(下图左四)上台向教师代表敬献鲜花。

在“我爱我交”捐赠仪式上,1995届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校友通过树木冠名认捐的方式,支持母校的建设和发展,表达对母校深深的热爱。我院校友曹化平(下图左二)作为捐赠专业代表参与活动并领取证书。


(1995届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校友与认捐树木合影)



本次返校的大部分校友都是1995届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同班同学。班级团支书曹化平感慨道:“这么多年母校的变化并不大,还是记忆中的样子。故地重游还能看到记忆中的景色,遇见同班这些关系密切的同学,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他告诉我们,这次活动让他很感动,虽然毕业后选择留在成都,但像这样回校追忆过往的机会却很难得,更别提还有这么多朋友一道。
被问到在西南交大的学习经历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哪些影响时,他热情地告诉我们:“在西南交大的学习奠定了我们很多同学对职业道路的规划,我们班就有一半以上的同学从事了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他也诚恳地建议地学学院的学子们从现在起夯实基础,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

班长卢才金向我们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细节,他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学校的校车停泊点还是在那儿。”他从福建千里迢迢赶来,见到与记忆中别无二致的校园,心中的记忆便像拂去了一层灰,再见到曾经最要好的同学们,继而深深感慨着:“哪怕时过境迁,心中的情意仍是不变。”最后,他对打算投身地质行业的同学们送上了祝福与展望,“希望学弟学妹们在西南交大好好学习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

2011届消防专业的曹飞飞,带着自己的儿子和父亲参与了这次返校日活动。他幸福地告诉我们,自己的妻子和自己是同班同学,就住在学校附近,妻子因为工作不能回校,孩子却对活动很感兴趣,十分想看看自己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曹飞飞表示,在西南交大的学习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勉励学弟学妹们抓好大学期间学习的机会,努力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下午3:30,1995届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校友座谈会于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综合楼二会议室举行,学院副院长、地质工程系系主任赵晓彦,学院团委书记杨都强、地质工程系副系主任张志厚,教师代表郑黎明、任新红、黄涛与校友们一同参与座谈。座谈会由张志厚主持。
赵晓彦对各位校友的返校致以热烈的欢迎,向校友们介绍了地学学院及地质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希望校友们多为学院学科发展提供宝贵意见。作为校友们曾经的老师,郑黎明、任新红、黄涛回忆了大家学生时代的趣事,现场气氛十分愉悦。杨都强介绍了学院就业工作,表达了对校友返校的诚挚祝愿。
会上,与会人员一同通过回忆视频,重温了过往班级同学的温馨瞬间,周遭惊喜的话语不断响起,感慨不绝于耳。


暮色漫过教学楼明净的窗户,离别的钟声已然敲响。学校里“欢迎回家”的横幅仍在暮色中轻轻摇曳着,老友们相拥作别,虽是聚散苦匆匆,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只要心中有对彼此的情谊,就不必在乎离别时候的怅然,只需一心奔赴新的征程,下一次相遇,自会在不远的未来。
校友返校日活动不仅是一次温馨的重逢,更是一次情感的凝聚。学校永远是校友们心灵的港湾,同窗情谊始终是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2026年,学校将迎来建校130周年,在此特向广大校友发出诚挚邀请,期待大家届时重返母校、再叙情谊。
作者:吴南枚
摄影:王晨羽、林星男
审核:杨冰倩、杨都强、杜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