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   | English   | 高速铁路地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 综合管理系统   | SWJTU-OSU合作办学项目

我院在固体地球潮汐观测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     日期:2013-03-29   点击数:  

 

    我院青年教师袁林果和钟萍博士,与台湾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赵丰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讲座教授丁晓利博士合作,在固体地球潮汐观测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其最新研究成果于327日占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地学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上。
    固体地球潮汐是由于日月对地球的引力变化所导致的地球内部和表面的周期性形变,是联系大地测量学、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的重要交叉学科。对地球潮汐形变的观测是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依据。受观测资料的精度、空间分辨率和对地球内部结构参数不敏感等因素制约,传统固体潮汐形变观测手段(如重力仪、倾斜仪和应变仪等)在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方面均未获实质性突破。

    全球卫星定位(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技术具有全球覆盖、台站多、对观测环境要求低和成本低廉等优势,为研究固体地球潮汐形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独立观测手段。袁林果博士课题组利用全球范围内456GPS台站长达16年的连续观测资料,采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成功获得了水平精度达0.1 mm 和垂直精度达0.3 mm的三维潮汐位移参数,首次测定了由地球侧向异性引起的亚毫米量级的固体地球潮汐形变(图1)。其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改善全球海潮模型、和提高大地测量定位精度等方面具有重要贡献。

    从2007年开始,袁林果博士课题组率先在国际上开展“利用GPS 观测资料研究固体地球潮汐形变”的工作,先后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Journal of Geodesy》、《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等著名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多次在美国地球物理年会、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年会、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国际研讨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上做口头报告,受到了国际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与认可。

    论文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jgrb.50159/abstract


 

1. M2潮波GPS观测残差相量空间分布
标准固体潮模型值和GOT4.7海潮负荷建模值已从观测值中扣除。红色和蓝色箭头分别表示远离海岸线150公里的内陆台站和沿海台站;箭头大小表示残差的大小,方向表示其相位;背景颜色表示GOT4.7海潮建模值的大小。